潮盛高企网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困境有哪些?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已经越来越受到科技型企业的关注。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受困于规模限制,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上的困惑不少。知识产权质量不高、管理架构不完善种种困境都在拷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决策能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困境有哪些?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1、政策利好,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开始重视

       2008年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此后,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知识产权建设的鼓励政策。

       大致可以分为知识产权申请、维护费用补贴(包括国内和国外专利申请,从申请费、代理费、授权费等各地都有相应的补贴政策);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方面的专项资助(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各类科研经费扶持。

       在这一背景下,如今的科技企业家们已经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从没有知识产权到开始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和版权。

       2、意识增强,逐渐设立机构、配备人员、制定制度、加大激励

       在人员配备上,开始投入资金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并配备相应的人员。一些企业还设置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

       在制度建设上,基本上有知识产权申请的企业都会制定单独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或者至少在企业管理制度中增加相应的知识产权条款。大多数企业在劳动合同中注意增加员工知识产权保密义务的规定;

       在创新激励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正向激励,将专利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收入、职称职务评定与专利申请量或授权量直接挂钩,加大专利利益分配和奖励的力度。

       很多企业还将奖励措施制度化,保证激励措施有章可循,对于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融合度较差

       大多数企业只是孤立地看待知识产权战略,局部地应付一些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因为知识产权重要而关注知识产权管理,但具体如何才能将知识产权战略更好地融入到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去,从战略高度系统地审视知识产权管理,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结合起来,以提升整个创新系统的动力,并没有从全局高度综合考虑。

       由于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整体战略的相对孤立,在实际运作中往往会产生冲突甚至发生矛盾,影响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

       2、工作重心以知识产权申请为主,重“总量”轻“质量”

       目前,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还处于从无到有的“拓荒”阶段,工作重心以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日常维护为主,专利情报分析,知识产权布局,商标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交易,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维权等深层次工作鲜有开展。

       这是很多企业管理者的普遍误区,把知识产权等同于科技成果,认为创新成果通过申请专利或者版权就已经取得了科技成果,完成了任务。然而,如果只是锁在保险柜中的一张证书,知识产权就变得毫无价值,只有在流动、转化中实现商业化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其实,评价一个企业知识产权实力的高低,首先要看其知识产权拥有量,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的质量,而知识产权质量的高低只有通过商业化利用创造价值才能体现。

       这里指的商业化利用包括专利产品的产业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知识产权诉讼等形式。目前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少,三类专利中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居多,发明专利较少。

       即使有少数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发明专利,其专利撰写质量普遍较低,不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过小很容易被回避设计绕过,就是保护范围过宽很容易被他人无效,总体来看商业价值不高。

       3、管理架构尚需完善,专业人员缺乏

       在我国,除了少数单独设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外,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主要设置在研发、法务、总经办等部门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也大多为兼职。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架构没有统一的模式,尤其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少、部门精简是其主要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本无可厚非。

       然而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工作,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要求既懂技术、又懂法律,财务、管理也要有所涉猎,是一个复合型人才,靠原有部门的人员兼职负责知识产权工作难度较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